(通讯员:刘艳丽)近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圆满落幕。本次赛事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吸引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 294 所高校的 700 余支队伍、3000 余名师生齐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围绕十个组别展开激烈角逐,最终决出各赛道最高荣誉。我校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智能车竞赛团队在师生协同攻坚下表现突出,再度为校争光。

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
其中,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光翼三队(指导教师:刘艳丽、马玉芳;队员:陈良浩、董淇卓、岳奎旭)凭借扎实的技术架构与精准的控制算法,成功斩获缩微电磁本科组国家一等奖—— 这已是光翼创新工作室第三次为我校在该国家级赛事中摘得一等奖荣誉,延续了团队在智能控制领域的优势积淀;同时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YMCA 队(指导教师:李斌、施振雷;队员:郭卓、曹凯华、蒋鑫)亦展现强劲实力,以稳定的赛道适应能力与高效的行驶策略,荣获极速越野本科组国家二等奖,双线告捷彰显我校工科人才培养硬实力。

参赛队伍合影
作为国内高校科技竞赛的标杆赛事,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核心赛事之一,行业认可度与育人价值兼具。自创办以来,赛事已累计吸引超 42 万人次学生参与,覆盖全国 30 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近 500 所高校,并逐步辐射至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品牌赛事。赛事以 “统一车模平台” 为核心载体,要求参赛者融合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计算机编程等多学科知识,自主研发具备 “赛道感知 - 路径规划 - 高速寻迹” 全流程能力的智能模型汽车,本质是对学生跨学科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素养的 “实战检验”。

比赛现场总览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参赛团队近一年的 “深耕细作”。为抢抓备赛 “黄金期”,队员们主动放弃暑期休息,顶着高温酷暑坚守实验室,从硬件电路调试到控制算法迭代,从赛道模拟测试到故障应急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打磨、精益求精;指导教师团队则构建 “分层培养 + 精准指导” 模式,一方面为参赛队员开展针对性技能强化,攻克电磁信号识别、越野路况自适应等技术难点,另一方面提前引导低年级学生接触单片机原理、智能控制基础等核心内容,搭建 “老带新、传帮带” 的人才梯队。全体师生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 “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 的太阳石精神。

光翼三队与哈工大选手赛后交流
长期以来,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始终将高水平学科竞赛作为 “深化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 的重要载体,坚持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 的育人逻辑。通过将竞赛要求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学院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更激发了学生投身智能控制、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的探索热情,同时在团队协作中涵养求真务实的学风与人文精神,为高素质应用型工科人才成长铺路搭桥。此次赛事佳绩,既是学院教赛融合育人模式的 “生动答卷”,更是学校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拔尖技术人才的 “有力印证”。

光翼创新工作室合影
附获奖名单:
学校
| 学院 | 队伍名称 | 队员 | 指导教师 | 组别 | 奖项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光翼三队 | 陈良浩,岳奎旭,董淇卓 | 刘艳丽、马玉芳 | 缩微电磁(本科)组 | 国家一等奖、东北赛区一等奖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 YMCA队 | 郭卓,曹凯华,蒋鑫 | 李斌、施振雷 | 极速越野(本科)组 | 国家二等奖、东北赛区一等奖 |